组工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组工新闻>>正文
榜样领航 | 学校2023-2024年度“两优一先”风采展示(六)
2025-07-27 09:04  

优秀共产党员

刘立,女,2021年6月23日入党,现任党政办公室信息与督办科科长。2024年,获全省党委信息报送成绩突出个人,全省教育系统信息工作成效明显个人。

该同志致力于部门“党建+业务”的互融互促,并取得良好成效。一是深度参与党建创优。提出打造“四有四强,青蓝先锋”支部党建品牌以及开展“青蓝说”“青蓝结”等适宜小微支部的特色专项,推动支部“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三力提升。二是用心讲好成信故事。指导作品《倡清廉学风,扣好廉洁人生第一粒扣子》获第八届高校廉洁教育系列活动“廉心文语”百强作品,指导作品《“老刘”之家风传承,吾辈之使命担当》,获第九届高校廉洁教育系列活动“话廉润心”百强作品。三是党建赋能业务发展。信息报送提质,推动信息报送从“流水账式”向“专题成果型”转型升级,2023 - 2024年,向省教育厅报送信息120篇。在近两年的省教育厅绩效考核中,学校首次连续两年获评全省教育系统信息工作先进单位,该同志获信息工作成效明显个人称号;推动选题报送转化为高质量信息报送,2024年,报送咨政建言类选题39项,部分咨政建言被省委办公厅采用并呈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参阅,学校首次获全省党委信息进步较大单位,该同志获成绩突出个人。信访工作维稳,深入开展源头治理,全力维护信访(理政)稳定,2023—2024年,受理各类信访(理政)案件820余件,及时受理率100%,按期办结率100%,求决类信访件化解率100%。信息赋能减负,整合“督查督办”“信访(理政)”等信息渠道至OA系统,实现信息报送、督促检查与分析排查等全程无纸化、可追溯,节约了大量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王群英,女,汉族,2003年5月15日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离退休党委龙泉离退休党支部宣传委员。

王群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理想信念坚定,对党绝对忠诚,自觉遵守党章,模范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坚守初心使命,践行根本宗旨,勇于担当作为。

该同志作为龙泉校区离退休党支部宣传委员,积极组织退休党员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结合离退休党员实际情况,开展线上线下学习活动;组织退休党员参观红色基地,观看红色电影;该同志作为老体协主席,利用休闲时间以健康向上的形式组织并教授舞蹈、徒步等活动,以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老体协文体活动近30次,多次带队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离退休教职工乒乓球比赛,让退休职工有一个充实的晚年生活,凝聚了人心,树立了正气,受到领导和离退休教职工的一致好评。

许一洲,男,汉族,202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投身班级建设,提升专业素养。该同志在校期间,本硕阶段均担任班干部,目前担任研究生学习委员,主动投身班级事务,配合老师完成教学工作,荣获优秀研究生干部称号。学习成绩突出,学位课学分绩点4.04,本硕阶段学分绩点均位列专业第一,荣获学习优秀奖,连续两年获得硕士研究生一等奖学金,本科阶段也获得国家奖学金、特等奖学金等奖项。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在人口健康共享杯、气创赛等国家级竞赛获奖。

认真贯彻落实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切实服务科技强国战略。现已发表4篇国内外高质量学术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期刊和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各一篇,获得第六届全国中尺度气象学论坛优秀学生论文报告奖,浙江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川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项目,研究方向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成果切实服务于四川盆地暴雨的防灾减灾事业。并以总分排名第三的成绩录取为我校首届博士研究生,展现出党员在科研领域的示范引领作用。

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参加大气科学学院研究生论坛和多届新老生交流会,分享申博经验和学习心得,带动身边同学共同进步。


邢世奇,男,汉族,201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应用数学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数学评论》(Mathematical Reviews)评论员。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应用数学学院一线教师,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践行立德树人的初心。2024年,师德师风考核为优秀。教学中,精心施教、潜心育人,勤于探索教学实践,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与创新,共承担了8项教研项目,完成编译教材《线性代数》与《实用线性代数》2部。课上,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让学生们不仅能够学习到专业知识,还能够感受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课下,耐心地为学生答疑解惑,关心学生的学习,用行动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爱戴,近五年教学质量评价优秀率为80%。科研中,辛勤耕耘,朝乾夕惕,潜心代数学研究,于《Journal of Pure and Applied Algebra》等高质量学术发表SCI论文20余篇,参与省部级项目1项,与国外同行完成专著《Gorenstein Homological Algebra》1部。2022年和2024年,年度考核为优秀。


优秀党务工作者


卢志蓉,女,汉族,2014年1月20日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离退休党委组织委员、纪检委员。

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该同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离退休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全面从严治党的部署要求,党性强,作风正,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廉洁自律。在用心用情优服务、精准关怀暖人心中模范履行党的建设工作职责。

离退休党委党员数量多、年龄跨度大、居住分散,身体状况不一,该同志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耐心细致做好组织关系转接登记及党费计算收缴工作,定期公布党费收缴使用情况;核查档案,完善党员基础信息数据库,按时准确上报党内统计报表。作为纪检委员,在工作中主动做好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该同志始终秉持“老同志无小事”的理念,倾注真情办实事:离退休工作处建立了离休干部“一人一策”,该同志主动及时联系对接离休干部及其家属,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动态了解掌握航空港校区退休人员健康状况、家庭需求,及时走访慰问;帮助解决水电气缴费、家电维修等困难;组织退休老师外出活动时,早出晚归接送,确保活动安全,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

该同志从事离退休工作以来,以离退休老师的需求为关注焦点,兢兢业业,让离退休老师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受到离退休老师的肯定,以实干担当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用实际行动温暖着身边的退休老师,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先进基层党组织


电子工程学院(大气探测学院)电信科学学生党支部依托学院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积极探索高校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模式。

一、建设制度型党支部,夯实基层党支部政治核心地位

建立民主评议党员标准和积极分子评价体系,高标准、严要求开展党员发展工作,建立从普通学生到支部书记五级考察体系。稳步推进党员旗帜建设,成立“党员攻坚队”,对重点班级、重点学生进行“一对一”精准帮扶。

二、构建学习型党支部,展现基层党支部青年时代力量

拓展线上线下学习资源,开展红色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和系列主题党日观影活动。学生党员中67人次获省级和校级荣誉称号。50人次获国家级和校级奖学金。2025年毕业生党员10人考取名校研究生,党员个人素质和示范作用明显。

三、打造服务型党支部,坚守基层党支部服务群众宗旨

依托学院博物馆和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打造了一支学生党员气象科普讲解团队,党员通过参与气象科普讲解、博物馆的思政故事比赛、气象科普话剧展演、录制科普讲解视频,手绘科普地图活动,得到全方位锻炼。

四、培育创新型党支部,发挥基层党支部先锋模范作用

大力优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系列教育,坚定学生文化自信。开展红色主题系列比赛,描绘党员信仰底色,党员参加红诗红歌暨演讲比赛、“学思行”阅享会、“博物馆的思政故事”微党课比赛等活动,强化党员思想建设。

通信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教研室党支部现有党员5名,均为博士,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

一、党建引领聚合力,强芯固本促发展

支部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的党员班子。结合集成电路行业特点,创新开展“三会一课”,年均组织政治理论学习、技术攻关研讨与红色教育实践活动30余次,推动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注重在核心技术骨干和青年科研人才中培养发展对象,增强组织凝聚力。

二、薪火相传担使命,先锋领航育人才

支部始终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芯片设计、工艺研发等专业教学全过程,打造了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的教师队伍。其中1人获评四川省教学名师;1人获第六届“四川省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称号;1人获四川省“蓉漂”人才称号;1人课程作为线上优秀教学资源共享,在B站拥有粉丝近5000人,播放量达50万;1人获全国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案例设计竞赛全国二等奖;1人获全国首届电子信息类智慧教学案例竞赛全国二等奖;1人获2024年成都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监事长。

三、党建业务双融合,集成电路创佳绩

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发展,推动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近年来取得显著成效:支部所在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设省级集成电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支部所在产业学院获批四川省第二批省级集成电路产业学院。支部党员同志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成都市科技计划、军工委和其他横向等30余项,近三年牵头主持获得集成电路领域国家重点专项,经费3200万元。获得省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改革项目重点项目1项,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近三年支部所在教研室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学科竞赛获奖 158项,学生获奖达170人。学生发表论文27篇,获得专利51项,省级及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45项。所获成果占全校电子信息类专业50%以上。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高。


关闭窗口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党委组织部